中国描绘“十三五”能源绿色转型蓝图

北欧中华网报道: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刘雪 周文其
中国5日发布新的能源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国68%以上的能源供应增量将来自清洁低碳能源。
中国国家能源局5日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描绘了中国能源消费绿色转型的蓝图。
根据《规划》测算,“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中国新增能源消费总量至多为7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的增量将为4亿多吨标准煤。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事关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作为缔约方之一,中国新的五年能源规划将对履行碳减排义务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在经济稳步发展的推动下,“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仍处于上升期。不过,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能源消费增速将步入低速增长阶段。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从能源强度看,按照规划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国能源消费体量大,且动态变化强,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提出的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对全球节能降耗有着正面效应。
除了总量控制之外,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也是“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之一。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规划》相关指标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中国多年来坚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称,201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额为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7%,在世界总投资额中占36%,高居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世界第一大国。在新增电源投资领域,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主角。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11个月内,中国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65.5%。
经济性问题和消纳利用问题一直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推广路上的绊脚石。对此,《规划》提出“到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的目标,促使行业企业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成本下降步伐,尽早使行业摆脱对政策补贴的依赖。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近几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明显,成本下降幅度很大,虽然短期内可再生能源还无法做到完全不需要补贴,但从目前行业内一些先进企业的反映来看,预计到2020年,如果能够有效地解决消纳问题,风电、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正在快速下降,其中,近期组件成本已经降到了每瓦3美元以下。
“国内电站正采用竞标模式,导致上网电价不断降低,继而倒逼上游组价、电池等环节降价。到2020年,中国光伏产业可以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说。
目前正值冬季,是中国北方供暖期。在环保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积极改变传统燃煤供暖的模式,大力推进煤改气。
在这次发布的《规划》中,进一步提出“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供热”,加快推动太阳能利用、生物质利用等,初步预计到2020年,各类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民用燃料总计约替代化石能源1.5亿吨标准煤。
中国北方很多地方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燃煤供暖的外部条件。
林伯强认为,可再生能源供热是本次规划中的一个新亮点,但成本问题是个难点。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远高于燃煤成本,在推广的过程中,未来政府进行相关鼓励和帮扶,基层民众才能够承受。
在描绘能源消费绿色转型的同时,中国仍将提升能源安全战略保障能力,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又要抓住当前国际市场供需宽松的机遇,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
中国是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对外依存度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高水平。
借助近两年来低油价的契机,中国原油进口步伐不断加快。2016年前11个月内中国原油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达到3.45亿吨,同比增长14%。
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认为,在当前低油价的环境下,国内一些老油井开采成本过高,经济性不足。如果继续开采,需要加入不少化学试剂,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生态平衡。
“未来宜充分利用低油价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原油进口双权开放,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同时,也要加快原油储备建设步伐,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姚达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