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查正富)—11月20日,应世界听神经病鼻祖-美国加州大学Arnold Starr教授的邀请,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医科大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段茂利出席了第九届 “Annual Arnold Starr Lecture & Art Exhibition”大会,并做了题为《听神经病的发现历史、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基因/干细胞治疗听神经病的探索》的精彩报告。这是目前世界上首位华人科学家站在此领域最高讲台作学术报告,刷新了听神经病领域未有华人科学家在此登台“献艺”的空白。
世界听神经病大会每年举办一次,由听神经病之父Arnold Starr教授命名,其突出特点与其他学术会议不同的是,此会议只安排一位科学家作主旨报告,因此入选的条件和门槛要求很高。大会筹委会对照规定的标准和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精选出一位杰出的听神经病、神经科学及耳鼻咽喉科学家作主旨报告。今年段茂利教授有幸作为第九届会议报告嘉宾登台作主旨演讲。
演讲伊始,段教授简单地介绍了其所工作的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基本情况。新建成的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工程造价超过600多亿瑞典克朗,是目前世界上最节能、最环保的建筑楼群,拥有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智能工程,很多岗位已由机器人代替了人工操作。每年举世闻名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评审和颁奖,均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大学负责组织实施。
演讲期间,段茂利教授从Arnold Starr教授绘制的不同奇妙耳科彩色图画入题,以“弹钢琴”作为比喻,通过科学研究与艺术表现相结合形式,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如何通过各种颜色来观察耳部结构和接受声音时的变化规律,详细阐述了常规听神经病变、特殊听神经病变和其他情况的修复和临床治疗方法。整场报告条理分明、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观念新颖,得到了与会嘉宾一致肯定,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
段茂利教授回到斯德哥尔摩当天,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专访。以下是专访内容:
记者:段教授您好!欣悉您这次参加第九届“Annual Arnold Starr Lecture & Art Exhibition” 大会并作主旨演讲,我们已仔细观看了您当天演讲同步直播的全过程,非常精彩及惟妙惟肖,我们代表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对您表示祝贺! 请问这次国际会议在世界医学领域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呢?
Dr Duan:谢谢!在听神经病研究领域,每年的Starr会议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非常重要,世界各国的听神经病科学家也极为重视。Starr教授于1996年首次提出了听神经病这一医学概念。人的听力不好或下降,是因为耳朵里的某段神经出了问题,不能将听到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从而大脑不能总结获得的信息,造成病人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你到底在说什么。Starr教授通过对一名患者多年反复观察与追踪,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并总结了这一问题。同时他还发现内毛细胞丢失也是病理机制之一,最终把这种病命名为听神经病。Starr理论提出后,在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科学领域引起了极大轰动,并得了国际医学界的一致认可。为了纪念Starr教授对人类作出的突出贡献,美国加州大学在Starr教授退休的时候,以其名字设立了基金会并决定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遴选一位在该领域成就突出的科学家做一次专题报告。今年我十分荣幸地被选中,这既是基金会对我个人的信任,也是对我多年来研究成果的认可,更是对我今后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鼓励。
记者:Starr基金会为什么选择请您来做主旨报告呢?
Dr Duan:从客观上讲,可能是因为我长期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工作,该院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实力是众所周知的,加上我在基因干细胞研究领域的贡献及自身又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同时我又是多个国际性医学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人, 在欧美许多国家著名的大学演讲及交流的经历, 以及这么多年在行业积累的良好口碑,可能也是加分因素之一。从主观上讲,我在听神经病基因干细胞治疗耳聋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尤其是创新研究了基因干细胞治疗耳聋,这一疗法既符合Starr教授的研究方向,也是对现有理论成果的进一步探索与挖掘。Starr教授发现了听神经病的一个基因后,医学界发现大量的同类疾病不同的基因。在该病发现之前,人们并不太清楚这种疾病发病的机制,而且在发现的早期,为解除病人痛苦,只是采用助听器进行辅助治疗,没有更科学的医疗手段。因此,我主攻的基因干细胞修复疗法既是学术研究的连续,更是为将来临床实践带来希望。当然,以上纯粹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推测,重要的是Starr基金会按照他们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挑选的。
记者:两年前Starr教授在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 Nobel Forum)诺贝尔演讲厅的研讨会上用艺术彩色图形来展示耳部神经系统,您今年这次演讲似乎也很倾向艺术化啊!
Dr Duan:是的。参加这次大会的嘉宾中,他们大都是行业内有名望的科学家,在自身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我在前面也已经介绍过了。但你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嘉宾中很大一部分人也是艺术界的佼佼者,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因此,本次会议的名称除了第九届Starr学术会议主题外,另还冠名了艺术展览和艺术表演。因此,这次大会两个突出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一是一个人做主旨演讲,另一个是学术报告与艺术同台展现。
记者:当初您为什么会选择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呢?
Dr Duan:说起这个话题就很长了,在八十年代,大学生毕业的岗位是由组织统一安排的。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其实当时我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不是十分感兴趣,觉得它是小科,我当时心仪的岗位是心脑血管科,但最终没能如愿。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岗位工作时间长了,我感觉到耳科研究很有趣味,人的耳朵其实是很美丽且复杂的,不是当初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枯燥,后来我慢慢地热爱上了这个学科。其实人体的很多病症也都能从耳廓中体现出来,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耳朵、鼻子、咽喉甚至是牙齿。如果它们有不健康的症状,也是身体某个对应器官疾病的先兆,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古代中医学家绘制的全身疾病在耳廓上的穴位图是中华医学发展的一块灿烂明珠。
记者:听您讲了这些,您在所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您也培养出了30多名医学硕士、博士或博士后,您对现在年轻学生有什么经验之谈吗?
Dr Duan:谢谢!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哪个岗位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兴趣,从事科学研究的也是一样。要时常怀有好奇心,一旦对某项东西感兴趣了,你就会拥有一种动力而深入研究下去。其二,从事科学研究要富有挑战精神,不能拘泥于现有,也不能完全迷信权威,要时刻有 “鸡蛋里挑骨头” 的韧性和 “打破沙锅问到底” 的执拗,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创新,在逆境中突破,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再者,要博览群书,只有积累了一定厚度的知识,研究中才能有力量支撑,才能容易打通瓶颈,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
记者:谢谢段教授!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